在任何时候,监理方都应该依据国家法律吗?
我是一名监理人员,在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复杂情况,不太确定是不是无论什么时候都得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来做事。比如甲方有一些紧急需求和法律规定有点冲突,这时候我就很纠结,想知道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我们监理方都必须依据国家法律呢?
展开


在我国,在任何时候,监理方都应该依据国家法律进行相关活动。监理方,通俗来讲,就是在工程建设等项目中,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督管理的一方。 从法律角度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监理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客观、公正地执行监理任务。这里的客观、公正,其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国家法律。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保障,监理方作为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监督者,只有依据国家法律,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进行。 再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来看,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这明确规定了监理方依据国家法律进行活动是其法定义务。如果监理方不依据国家法律,可能会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例如,因监理方违法违规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监理方要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资质证书等。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监理方都必须以国家法律为准则开展工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