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所得税计提分录是怎样的?


在了解小微企业所得税计提分录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相关概念。所得税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缴纳的一种税。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国家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减轻企业负担。 小微企业所得税计提分录的编制,需要遵循会计核算的规范。一般来说,计提所得税时,我们需要用到“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这两个会计科目。 “所得税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它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属于负债类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 具体的分录写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这个分录的含义是,企业在计算出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后,一方面确认了一项费用(所得税费用),另一方面形成了一项负债(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所得税费用是根据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通常是在企业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后得到的。 对于小微企业,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等相关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实际缴纳所得税时,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这个分录表示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了之前计提的所得税负债。 总之,小微企业所得税计提分录的编制是企业财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准确编制分录有助于企业正确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也能确保企业依法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