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侵权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软件侵权指的是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对其软件进行复制、传播、修改等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当遇到软件侵权时,可通过以下方法处理: 首先是协商解决。这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处理方式。侵权人和被侵权人双方可以直接沟通,就赔偿金额、停止侵权行为等事项进行协商。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快速解决问题,避免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甲公司发现乙公司使用了其侵权软件,双方直接坐下来协商,乙公司同意停止使用该软件,并给予甲公司一定的经济赔偿。从法律依据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为协商解决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受法律保护。 若协商不成,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对于软件侵权行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进行查处。被侵权人可以向当地的版权局等部门提交侵权证据,请求其介入调查。有关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可能会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等。依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等侵权行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并处每件100元或者货值金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仲裁也是一种解决途径。如果侵权双方在事前或事后达成了仲裁协议,可以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具有专业性、保密性等特点,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该法规定了仲裁的程序、仲裁协议的效力等内容。 最后还能通过诉讼解决。被侵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对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