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罪的犯罪主体有哪些?
我开了一家小公司,最近听说有逃税罪这么个事儿,心里有点担心。我想知道逃税罪的犯罪主体都包括哪些呀?是只有公司老板算,还是公司的财务人员也算呢?像我这种小公司老板会不会一不小心就成了犯罪主体呀?
展开


逃税罪是一种违反税收法规的犯罪行为,它严重影响了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和财政收入。要理解逃税罪的犯罪主体,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逃税罪。简单来说,逃税罪就是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逃税罪的犯罪主体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纳税人。纳税人就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对于单位而言,涵盖了各种类型的企业,比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还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这些单位在经营活动中,有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义务,如果通过虚假申报、隐匿收入等手段逃税,就可能构成逃税罪。而个人纳税人,像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只要取得了应税收入,就需要依法纳税,若实施了逃税行为,同样会成为逃税罪的主体。 第二类是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扣缴义务人有公司企业。例如,公司在发放员工工资时,有义务代扣代缴员工的个人所得税;再如,一些单位在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时,也需要代扣代缴相应税款。如果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或者采取虚假手段不缴已扣、已收税款,达到一定标准,也会构成逃税罪。 总之,逃税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和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单位和个人都可能成为该罪的主体。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应当严格遵守税收法规,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陷入逃税罪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