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审查费用减缓是怎样的?


实质审查费用减缓是国家为了鼓励发明创造、减轻申请人负担而设立的一项优惠政策。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实质审查费用减缓的相关内容。 首先,实质审查费用减缓适用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申请人需要缴纳实质审查费用。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这笔费用可以按照规定进行减缓。 从适用条件来看,根据《专利费用减缓办法》,可以请求减缴专利收费的人群和单位包括:上年度月均收入低于5000元(年6万元)的个人;上年度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者单位为共同专利申请人或者共有专利权人的,应当分别符合前款规定。 关于减缓的比例,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为个人或者单位的,减缴规定收费的85%;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者单位为共同专利申请人或者共有专利权人的,减缴规定收费的70%。也就是说,如果是一个人申请且符合减缓条件,那么实质审查费用只需要缴纳原本费用的15%;如果是两个或以上符合条件的主体共同申请,只需要缴纳30%。 在办理手续方面,申请人需要提交费用减缓请求书,必要时还应当附具证明文件。费用减缓请求书应当由全体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签字或者盖章。证明文件一般是个人提供所在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无固定工作的,提交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县级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关于其经济困难情况的证明;企业提交上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复印件。 如果费用减缓请求符合规定的,审查员会作出费用减缓审批,并在专利登记簿和专利公报中予以登记和公告。若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会发出费用减缓审批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在请求费用减缓时提供虚假情况或者虚假证明文件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在查实后撤销批准费用减缓请求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在指定期限内补缴已经减缓缴纳的费用;期满未补缴的,按缴纳费用不足处理。同时,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费用减缓手续,否则可能会影响费用减缓的审批和专利申请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