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义务人便享有抗辩权,从而导致权利人无法胜诉的法律制度。简单来说,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你不向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之后再去起诉,对方可能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你就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在《民法典》的相关司法解释中,对诉讼时效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和解释。《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中明确了诉讼时效的中断、中止等情形。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比如,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都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法定事由包括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等。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还对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进行了明确。例如,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等,这些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障一些特殊权益的持续保护,确保权利人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总之,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的最新规定,对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遇到法律纠纷时,要及时关注诉讼时效问题,避免因错过时效而丧失胜诉的机会。






- 征地拆迁一定会导致农转非吗
- 法律承认的事实婚姻能否诉讼离婚?
- 离职未结清工资仲裁有胜算吗?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电子版如何开具?
- 从租计征房产申报步骤是怎样的?
- 未实缴出资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有什么责任?
- 自己交灵活就业医保划算吗?
- 个税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是什么?
- 为什么有的退休人员不用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
- 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哪些人?
- 工伤去世赔偿怎么划分?
- 企业注销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流程?
- 链家的抵押房能买吗?
- 请求再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 购房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购房合同?
- 没碰到人是否算肇事?
- 2024年民事欺诈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 购房如何避免钱房两空,买房应注意哪些问题?
大家都在问
- 征地拆迁一定会导致农转非吗
- 法律承认的事实婚姻能否诉讼离婚?
- 离职未结清工资仲裁有胜算吗?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电子版如何开具?
- 从租计征房产申报步骤是怎样的?
- 未实缴出资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有什么责任?
- 自己交灵活就业医保划算吗?
- 个税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是什么?
- 为什么有的退休人员不用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
- 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哪些人?
- 工伤去世赔偿怎么划分?
- 企业注销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流程?
- 链家的抵押房能买吗?
- 请求再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 购房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购房合同?
- 没碰到人是否算肇事?
- 2024年民事欺诈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 购房如何避免钱房两空,买房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