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刑事案件如何适用法律?


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是一个较为复杂但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保障国家税收秩序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下面我们从多个方面来详细解答。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了多个与税收征管相关的罪名。例如,逃税罪,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所说的逃税,就是指纳税人故意不按照规定缴纳税款的行为。 其次,还有抗税罪,《刑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暴力或者威胁的手段来拒绝缴纳税款,这种行为是要受到刑事处罚的。 另外,逃避追缴欠税罪也在《刑法》中有明确规定,根据第二百零三条,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这意味着纳税人如果故意转移或者隐藏财产,让税务机关没办法追缴所欠税款,达到一定数额就会构成犯罪。 除了《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也是税收征管的重要法律依据。该法对于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如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等都做了详细规定。其中对于一些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它与《刑法》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税收征管的法律体系,确保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