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工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三级工伤赔偿标准是指职工因工受伤被鉴定为三级伤残时,依法可获得的赔偿额度和方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三级工伤。三级工伤是指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比如,一手缺失,另一手拇指缺失;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等都可能被认定为三级工伤。 接下来,我们看看三级工伤赔偿的具体项目和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这是对工伤职工因工伤导致身体伤残的一次性补偿。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例如,小李月平均缴费工资是5000元,那么他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是5000×23 = 115000元。 伤残津贴,是工伤职工因伤残丧失劳动能力而给予的长期生活保障费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三级伤残的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80%。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还是以小李为例,他每月能拿到的伤残津贴就是5000×80% = 4000元。而且,伤残津贴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 此外,工伤职工还享有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比如,小张治疗工伤花费了3万元,经过审核符合上述标准,那么这3万元就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报销。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如果工伤职工需要安装辅助器具,如假肢、矫形器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三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这样可以确保工伤职工在退休后能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总之,三级工伤赔偿涉及多个方面,职工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及时申请赔偿,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