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对发起人有怎样的时间效力?


公司章程对发起人的时间效力,是指公司章程从何时开始对发起人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以及这种约束力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发起人的概念。发起人是指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在公司设立过程中,发起人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在公司设立阶段,虽然公司尚未正式成立,但公司章程已经开始对发起人产生一定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精神,发起人在设立公司过程中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活动。此时,公司章程是发起人之间的一种约定,具有类似于合同的效力。例如,发起人需要按照章程规定的出资方式、出资时间和出资额进行出资。如果发起人违反了章程的约定,其他发起人可以依据章程追究其违约责任。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公司章程是发起人共同意志的体现,它为公司的设立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规则。 当公司正式成立后,公司章程对发起人的效力进一步强化。公司章程成为公司的“根本大法”,具有了更高的法律效力。此时,发起人不仅要继续遵守在设立阶段就应当遵守的章程规定,还要遵守公司成立后基于章程产生的各项规定。比如,发起人作为公司的股东,需要按照章程规定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根据《公司法》第十一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这里的股东自然包括了发起人,所以发起人在公司成立后要受到公司章程全面的约束。 此外,在公司存续期间,如果公司章程进行了修改,对于发起人来说,自修改后的章程经法定程序生效时起,就需要按照新的章程规定行事。如果发起人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如承担赔偿责任、丧失股东权利等。总之,公司章程对发起人的时间效力贯穿于公司从设立到存续的整个过程,发起人应当始终遵守公司章程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