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被医院诊断为急性外伤后头疼和上肢损伤该怎么赔付?


在交通事故里,如果受害人被医院诊断出急性外伤后头疼和上肢损伤,赔付问题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处理。首先要了解几个关键概念。交通事故赔偿是指在事故发生后,责任方对受害方因事故遭受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损失一般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这里主要涉及人身损害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赔付项目通常有以下几类。一是医疗费,指受害人接受治疗产生的费用,像挂号费、检查费、药费、住院费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二是误工费,若受害人因伤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收入减少,责任方需赔偿这部分损失。根据该解释第七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三是护理费,如果受害人需要他人护理,责任方要支付护理费用。根据该解释第八条,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四是交通费,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根据该解释第九条,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以正式票据为凭。五是营养费,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根据该解释第十一条,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赔付流程一般是,事故发生后,先由交警部门进行责任认定,确定事故双方的责任比例。然后受害人积极治疗,保存好相关的费用票据和诊断证明等资料。接着,责任方的保险公司会介入,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核定。如果双方能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按照约定进行赔付;若无法达成一致,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赔偿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