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是如何划分以及赔偿该怎么计算?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确定事故各方在事故中应承担责任比例的过程,这对于后续赔偿等事宜至关重要。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一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法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比如一方闯红灯引发事故,闯红灯方负全责。两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法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法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像追尾碰撞前车、变更车道发生事故等十六种情形通常将被确定为全部责任 。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赔偿计算方面,交通事故赔偿项目较多,常见的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造成伤残,还有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造成死亡的,有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总之,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和赔偿计算都有明确法律规定和依据,遇到具体事故,要依据实际情况按照法律规定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