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包含多个关键步骤,了解这些步骤有助于当事人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有序应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首先是事故发生后的现场处理。当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如果有人身伤亡,应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拨打122报警电话。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接着是交警部门的调查。交警到达现场后,会进行现场勘查,收集证据,询问当事人和证人等。交警会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般会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然后是赔偿调解阶段。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最后,如果涉及民事诉讼。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后,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和证据进行审理和判决。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事故责任认定和相关法律规定,确定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总之,了解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当事人应积极配合交警部门的工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