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有哪些类型?


专利侵权指的是在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其专利的行为。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专利侵权的常见类型。 直接侵权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专利侵权类型。这是指侵权人直接实施了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例如,未经许可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间接侵权则是指行为人本身并不直接侵犯专利权,但却诱导、怂恿、教唆别人实施他人专利,从而发生直接的侵权行为。比如,提供专门用于实施他人专利的零部件等。在这种情况下,间接侵权人虽然没有直接实施专利技术,但对直接侵权行为起到了推动作用,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一条规定,明知有关产品系专门用于实施专利的材料、设备、零部件、中间物等,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将该产品提供给他人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权利人主张该提供者的行为属于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规定的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假冒专利也是一种严重的侵权类型。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包括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等。《专利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善意侵权也值得关注。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虽然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仍需停止侵权行为。《专利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善意使用者的利益和专利权人的权益。 总之,了解专利侵权的类型对于专利权人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当发现可能存在侵权行为时,应及时收集证据,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