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有哪些类型?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合同事务,遇到了一些情况不太明确的合同。我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想了解一下效力待定合同主要包括哪些类型,以便判断我手中的合同是否在此列,避免后续出现法律风险。
展开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一般须经有权人表示承认才能生效。以下为您详细介绍效力待定合同的主要类型。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也就是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在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合同效力处于待定状态。例如,15岁的中学生未经父母同意,签订了一份价值5000元的电子产品购买合同,此合同就属于效力待定合同,只有经过其父母的追认,合同才有效。 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比如,A没有得到B的授权,却以B的名义与C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该合同是否有效取决于B是否追认。如果B追认,合同有效;若B拒绝追认,合同对B不发生效力。 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七条规定,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例如,甲将从乙处借来的汽车擅自卖给丙,甲在没有处分权的情况下订立的这份买卖合同,在乙追认或者甲取得处分权之前,合同效力待定。 效力待定合同的核心特点在于其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需要有权人通过追认等方式来确定其最终效力。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况时,相关当事人应根据法律规定,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以保障合同交易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