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未正常经营的案件是否属于经营异常?
我开了家小公司,最近收到通知说存在未正常经营的案件。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是不是就算公司经营异常了,这对我公司后续的运营影响很大,我想知道法律上是怎么界定的,存在未正常经营的案件到底算不算经营异常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判断存在未正常经营的案件是否属于经营异常,需要依据相关规定和具体情形来确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经营异常的概念。经营异常是指市场主体违反了市场监管方面的相关规定,出现了不符合正常经营状态的情况,会被相关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就好比一个学生违反了学校的纪律规定,会被记录在违纪名单里一样。 根据《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一)未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二)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责令的期限内公示有关企业信息的;(三)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四)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如果未正常经营的案件符合上述这些规定的情形,那么通常就会被认定为经营异常。例如,企业因为未按时公示年度报告而存在未正常经营的案件,那就属于经营异常的范畴。 然而,如果未正常经营的案件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导致的,且不符合上述规定的情形,就不一定会被认定为经营异常。比如企业因为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像自然灾害、政府政策调整等,导致暂时无法正常经营,但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恢复经营,并且按照规定履行相关义务,这种情况下就不一定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所以,存在未正常经营的案件不一定就属于经营异常,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对照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