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行为方式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我写了一本书,最近发现有人未经我允许就使用我的内容。我想了解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行为方式具体都有哪些,这样我能判断对方是否构成犯罪,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view-more
  • #著作权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管理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行为方式: 首先,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属于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这里的“未经许可”,就是没有得到著作权人的同意。“复制发行”包括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然后向公众发售。“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就是借助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平台让公众能够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这种行为若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就构成犯罪。 其次,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也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专有出版权是指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双方订立的出版合同的约定享有专有出版权。其他人若未经该出版者许可出版同一图书,就是侵犯了其专有出版权。同样根据上述刑法条文,这种行为在达到一定程度时会被认定为犯罪。 再次,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也属于犯罪行为方式。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未经其许可进行复制发行等行为,损害了他们的权益,当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时,要承担刑事责任。 最后,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也构成侵犯著作权罪。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被假冒者的署名权,也欺骗了消费者。比如有人假冒知名画家的名义制作并出售画作,这就属于此类犯罪行为。 总之,了解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行为方式,对于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