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其行为表现有哪些?
诬告陷害罪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阐述构成该罪的行为以及行为表现。
首先,从构成要件来看。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是故意为之,并且具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如果只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不构成诬告陷害罪。例如,张三出于对李四的嫉妒,故意编造李四盗窃的事实,就是主观故意的体现。
客观方面,需要有捏造犯罪事实的行为。这里的“捏造”是指无中生有、虚构犯罪事实。比如王五根本没有贪污公款,但是赵六却故意编造王五贪污了大量公款的虚假事实。而且,行为人要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告发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署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比如孙七写匿名信向公安机关告发周八犯有抢劫罪。
关于行为表现,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栽赃陷害型,行为人将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嫁祸给他人。例如甲自己偷了东西,却把赃物放到乙的家中,然后向警方告发乙盗窃。二是夸大事实型,把他人的一般违法行为故意夸大为犯罪行为。比如丙发现丁在超市有顺手牵羊的行为,价值几十元,但丙却向派出所告发丁是惯犯,盗窃金额巨大。三是凭空捏造型,完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就编造他人的犯罪事实。像戊为了报复己,凭空说己犯了强奸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 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事实,不能随意诬告陷害他人,同时,如果遭遇他人的诬告陷害,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车被撞了,误工费保险公司会赔吗?
短视频平台员工号申请合同模板电子版如何获取?
离婚后对方不给孩子抚养费怎么办?
医疗事故是否涉嫌犯罪?
签订租赁合同需要走什么程序?
去银行办事时身份证丢了该怎么办?
继承老人的已购公房后出售该怎么交税?
办理退休时档案丢失该怎么办?
社保交满后医保可以转到当地看病吗?
公积金提取提示名下有房产是怎么回事?
商场是否对商户承担连带责任?
三级公路纸质发票能否抵扣进项?
拔植物人的氧气管是否犯罪?
如何申请仲裁?
网购菜刀退货违法吗?
兴业银行社保卡注销如何办理?
楼层越高是否意味着公摊面积越多?
协议离婚时该如何订立离婚协议?
偷税罪中财务人员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