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下面为你详细解析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首先是起因条件。正当防卫的起因是存在不法侵害。这里的不法侵害指的是违法的侵害行为,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一些违法行为。比如,张三无故对李四进行殴打,这种殴打行为就是不法侵害,李四就具备了实施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的前提就是存在不法侵害。
其次是时间条件。正当防卫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也就是说,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如果不法侵害还没开始,或者已经结束了,就不能再进行正当防卫。例如,王五得知赵六第二天要来找他麻烦,于是在当天晚上跑到赵六家把赵六打伤,这就不属于正当防卫,因为不法侵害还未开始。如果赵六打了王五之后转身离开,王五又追上去把赵六打伤,这也不是正当防卫,因为不法侵害已经结束了。
然后是主观条件。正当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防卫人必须是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而实施防卫行为。如果是出于报复等其他非法目的而实施的行为,就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比如,甲和乙有矛盾,乙打了甲一拳后停止,甲为了报复乙又对乙进行 攻击,这就不属于正当防卫。
再者是对象条件。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这是因为正当防卫的目的是制止不法侵害,所以只能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采取防卫措施。例如,丙被丁殴打,丙不能去打丁的朋友来进行所谓的“防卫”,而只能针对丁进行防卫。
最后是限度条件。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必要限度一般是指防卫行为足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这个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就可能构成防卫过当。比如,有人只是轻轻推了你一下,你却用刀把对方捅成重伤,这就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总之,要构成正当防卫,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在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女方出轨却提出离婚,男方该怎么办?
税费缴纳不小心点错了该怎么办?
管理服务部门是否属于机关单位?
工伤赔付工资是应发工资还是实际工资?
离婚申请能否在线办理?
农村拆迁该如何维权?
座位险在医保赔了之后保险公司还赔吗?
补办身份证后原来的身份证还能用吗?
申请商标一年需要多少费用?
公安局直签属于事业编制吗?
工商解除异常的流程是什么?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我国网上起诉离婚流程怎么走,有什么规定?
离婚时另一半的欠债需要自己还吗?
破产案件是否有二审?
个体户经营所得税每月交多少?
中国死刑复核权的变迁及其启示是怎样的?
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卷三第19题是怎样的?
高考冒名顶替是否属于犯罪?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