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法律规则构成要素这块不太明白。想清楚了解一下具体都包含什么,它们各自在法律规则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释。
展开


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通俗来讲,就是组成一个完整法律规则的各个部分。一般来说,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 假定(条件),就是规定在什么情况下这个法律规则会被适用。它指出了适用该法律规则的前提条件或者说是情形,只有当这些条件满足了,法律规则才开始发挥作用。比如,在交通规则中,假定(条件)可能是在公共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这个场景。 行为模式,则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形式,明确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或者可以做什么。简单理解,就是告诉你在给定的假定(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准则。像在上述交通规则例子里,行为模式可能就是机动车要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行驶、不能超速等。 法律后果,就是当人们按照或者没有按照行为模式去做时,会面临的结果。法律后果分为合法后果和违法后果。合法后果就是对遵守行为模式的肯定和保护,违法后果就是对违反行为模式的制裁。继续以交通规则为例,如果遵守信号灯行驶,就是合法后果;要是闯红灯,就会面临罚款、扣分等违法后果。 法律依据方面,虽然没有明确的某一条法律条文专门规定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但整个法律体系都是基于这些要素构建和运行的。法律规则是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这贯穿于各类法律法规之中 。 相关概念: 假定(条件):适用法律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情形。 行为模式:规定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行为准则,以权利和义务形式呈现。 法律后果:人们按或不按行为模式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分合法和违法后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