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意思表示的三要素是什么?

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对意思表示的三要素不太理解。想具体了解这三要素分别是什么,它们在实际的法律事务和民事行为中是如何体现和发挥作用的,以及明确它们对于理解整个法律体系和相关法律规定有怎样的意义。
展开 view-more
  • #意思表示
  • #目的意思
  • #效果意思
  • #表示行为
  • #民事法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意思表示的三要素一般包括目的意思、效果意思以及表示行为。 首先来说目的意思,它指的是民事行为具体内容的意思要素,是意思表示据以成立的基础。打个比方,你去商店买苹果,心里想着要购买一定数量、一定价格的苹果,这个关于购买苹果的具体想法就是目的意思。它明确了民事行为到底是关于什么事情的。 接着是效果意思,这是意思表示人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果的意思要素。继续刚才买苹果的例子,你心里想着通过和商店达成交易,让自己获得苹果的所有权,商店获得相应的价款,这种希望通过行为产生特定法律后果的想法就是效果意思。也就是说,你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上的结果。 最后是表示行为,它是行为人将内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足以为外界客观理解的行为要素。比如你口头对商店老板说“我要买5斤苹果,每斤5元”,或者在网上下单购买苹果,这些把你内心想要购买苹果的想法通过语言、操作等方式展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表示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虽然没有直接对意思表示三要素进行明确的条文表述,但整个民法典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都是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之上的。在各种民事活动中,都需要通过这三要素来判断一个意思表示是否成立、有效等。 相关概念: 目的意思:指明法律行为具体内容的意思要素。 效果意思: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内在意思要素。 表示行为:行为人将其内在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示于外部,并足以为外界所客观理解的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