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与专利指的是什么?


知识产权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法律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法定权利。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成果,像发明创造、文学艺术作品、商业标志等,都可以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著作权,也就是版权,比如作家写的书、画家画的画,这些作品的作者拥有对作品的著作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这里面就包括了专利权、商标权等。 专利则是知识产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该文件记载了发明创造的内容,并且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发明者实施其发明创造的专有权。通俗来讲,如果你有了一项新的发明创造,去申请了专利,那么在专利的有效期内,别人就不能随意使用、制造或者销售你的这项发明创造,除非经过你的同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也有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总的来说,知识产权是一个大的范畴,专利是其中具体的一种权利形式。当你有了发明创造等成果时,要先判断是否符合专利的申请条件,若符合,就可以通过申请专利来获得法律保护,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注意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