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什么是地方性法规?

我一直不太理解地方性法规到底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个词,但不清楚它和其他法律法规有啥区别,也不知道它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是怎样的。想了解一下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定义和相关内容。
展开 view-more
  • #地方性法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地方性法规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从制定主体来看,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具有特定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力制定地方性法规,比如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可以根据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省的法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也能在一定范围内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主要是指一些地级市,它们制定的法规主要针对本地区的具体事务。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要原则就是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这意味着地方性法规不能违背国家层面的上位法。比如,国家法律规定了某种行为是合法的,地方性法规就不能将其规定为违法。同时,地方性法规要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来制定。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经济、文化等特点,地方性法规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比如,一些旅游城市可以根据当地旅游发展的需求制定相关的旅游管理法规。 在适用范围上,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例如,北京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对北京市的行政区域有效,不能在其他省份适用。地方性法规对于地方的行政管理、社会秩序维护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补充国家法律的不足,解决地方的特殊问题。比如,某些地方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可以制定专门的地方性法规来规范相关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这从法律层面赋予了地方制定法规的权力和规范。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