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上的要式转移物是什么?
我在学习法律相关知识时,看到了罗马法上的要式转移物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它具体指的是什么。我想知道要式转移物包含哪些东西,在罗马法里它的转移有什么特别规定,和其他物品转移有啥不同。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解释一下。
展开


要理解罗马法上的要式转移物,我们得先知道它是罗马法中对于物品的一种分类方式。在罗马法里,根据物品转移时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把物分为要式转移物和略式转移物。 要式转移物是指那些在进行所有权转移时,必须采用法定的、较为严格的形式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物品。这类物品通常是当时罗马社会中比较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包括意大利的土地及其上的建筑物、意大利耕地的地役权、奴隶、负重牲畜(比如牛、马、骡、驴等)。这些物品之所以被列为要式转移物,是因为它们在罗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对于要式转移物的转移,罗马法规定了严格的程序。早期,要式转移物的转移需要通过“曼兮帕蓄”(一种古老的要式买卖方式)或“拟诉弃权”(模拟诉讼的方式)来完成。“曼兮帕蓄”要求在5名证人和1名司秤面前,由买受人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宣称他是依罗马法规定,通过支付价金而取得该物,然后将一定数额的铜块交给司秤,买卖就完成了。“拟诉弃权”则是买卖双方假装进行一场诉讼,由长官根据假装的诉讼判决物品归买受人所有。 而略式转移物的转移则相对简单,不需要遵循这些复杂的形式,通常只需要当事人之间有转移的合意,并且完成标的物的交付就可以了。这种分类方式体现了罗马法对于重要财产的保护和规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法律状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