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为什么是原始取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善意取得和原始取得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不太明白为什么善意取得会被归类为原始取得,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和区别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善意取得和原始取得。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受托占有的他人的财物转让给第三人的,如受让人在取得该财物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没有权利把别人的东西卖给你,但你在不知道这情况,而且是合理价格买下来的,那你就可能获得这个东西的所有权。而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最初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所有权。


善意取得被认定为原始取得,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当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时,受让人直接依据法律规定取得了所有权,而不是基于原所有权人的权利让渡。也就是说,受让人的权利来源不是原所有权人的意志,而是法律的直接赋予。这与原始取得的定义相符合,原始取得强调不依赖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财产所有权。


另外,从法律效果上看,善意取得使得原所有权人的所有权消灭,新的所有权产生。这种所有权的变动不是基于原所有权人的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法律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而做出的规定。如果将善意取得视为继受取得,那么就意味着原所有权人的权利转让是有效的,但实际上原所有权人并没有进行转让的意思表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将善意取得认定为原始取得,能够更好地平衡原所有权人和善意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交易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基于法律规定和法律效果等多方面的考虑,善意取得被认定为原始取得。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善意取得和留置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一些财物问题时,遇到了善意取得和留置这两个概念。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同,比如在适用场景、构成条件这些方面。想了解一下它们之间具体的区别,以便我能正确判断自己遇到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遗失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关于遗失物归属的问题。比如有人捡到遗失物后又卖给了其他人,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买的人能不能通过善意取得获得该遗失物的所有权,具体的法律规定又是怎样的呢?

刑法中占有和所有有什么区别?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刑法里有占有和所有这两个概念,感觉有点混淆。我想知道在刑法的范畴内,占有和所有到底有啥不同呢?它们各自是怎么定义的,又会在哪些法律场景中体现出差异呢?

如何认定善意取得抵押权?

我最近涉及到一些抵押相关的事务,不太清楚怎样的情况才算善意取得抵押权。比如说,在实际交易中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认定呢?不同类型抵押物的认定标准会不会有区别?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股权善意取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我最近在研究公司股权相关问题,对股权善意取得这方面不太明白。我想知道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如果涉及到股权的交易,到底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构成股权善意取得,希望能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规定。

股权善意取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我最近对股权方面的知识比较关注,尤其是股权善意取得这一块。我想知道在实际的商业活动或者公司运营中,到底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构成股权的善意取得呢?希望能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定和要求,好让我有更清晰的认知。

怎样才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这一块不太明白。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具体满足哪些条件、出现什么样的行为,才会被认定构成这个罪名呢?希望能有个详细易懂的解释。

非法占有罪与侵占罪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了侵占罪和所谓的‘非法占有罪’,感觉很困惑。想知道在法律上它们是不是真的有区别,具体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同,还有相关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表见代理与无权处分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对表见代理和无权处分这两个概念有些混淆。不太清楚在实际情况中,怎么去区分它们。想了解一下这两者到底有哪些区别,是从构成要件,还是从法律后果等方面来区分呢?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遗失物、埋藏物、保管物是否有权向善意第三人要回?

我有一些物品不小心遗失了,后来发现被善意第三人占有了,不知道我能不能把这些物品要回来。还有埋藏物、保管物在类似情况下又该如何处理呢?想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定和相关要求。

盗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我之前在二手市场买了个挺便宜的名牌包,后来警察找到我,说这包是盗赃物,要收回去。我完全不知情,也花了合理价钱买的,就想知道盗赃物到底适不适用善意取得啊?

现实交付与观念交付的区别是什么

在进行物品买卖时,涉及到交付方式的选择,不太清楚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到底有啥不一样。想了解它们在实际操作、法律效果等方面具体有哪些差别,在什么情况下该选哪种交付方式,希望能有个清晰的解释。

留置权可以善意取得吗

我在处理一些经济事务时,涉及到了留置权和善意取得相关的问题。我不太清楚在实际情况中,留置权能不能善意取得。比如要是遇到债务人交付的动产可能存在问题,但债权人并不知情的状况,债权人是否能对该动产行使留置权呢?就想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规定。

举动犯与行为犯的区别是什么?

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对举动犯和行为犯的概念有些混淆,不太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想知道在实际的法律判定中,这两者是依据什么来区分的,有没有具体的案例可以帮助理解它们的差异 。

遗失物是否属于无权占有?

我捡到了一个别人遗失的东西,不确定我这种占有是不是无权占有。我知道无权占有好像不太合法,所以想弄清楚捡到的遗失物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的,这种占有到底合不合法,我该怎么处理才符合法律规定呢?

使用权和用益物权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一些财产相关事务时,总是弄不清使用权和用益物权。我想知道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啥不同,比如在权利范围、行使方式等方面,这对我做决策很重要,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坦白与一般自首究竟有哪些区别?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坦白和一般自首的区别不太清楚。具体不太明白它们在认定条件、量刑情节等方面的差异,希望能得到详细且通俗易懂的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法律概念。

留置属于刑法范畴还是民法范畴?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遇到了‘留置’这个概念。不太清楚它到底是属于刑法方面的规定,还是民法领域的内容。我想弄明白留置在不同法律体系中的归属和性质,这样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非法占有和抢劫有哪些区别?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非法占有和抢劫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想具体了解一下,在实际生活场景中,怎么去准确判断一个行为到底是非法占有还是抢劫呢?是从行为方式、主观意图,还是其他方面去区分呢?希望能有人详细讲讲这两者的区别。

假想防卫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假想防卫和正当防卫的关系有点搞不清楚。我想知道在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践中,为什么假想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假想防卫会有怎样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