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民事诉讼会因什么情况中止?


专利民事诉讼的中止,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某些法定情形,导致诉讼程序暂时停止,待这些情形消失后,诉讼程序再继续进行。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可能导致专利民事诉讼中止的情况。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诉讼应当中止。在专利民事诉讼中,如果当事人一方死亡,其相关的专利权益涉及继承问题。此时就需要等待继承人决定是否参与到诉讼中来。只有继承人表明愿意参加诉讼,诉讼程序才能继续进行。 其次,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也会导致诉讼中止。在专利诉讼中,当事人可能由于突发疾病等原因丧失了诉讼行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确定其法定代理人来代表其参与诉讼。在法定代理人确定之前,诉讼程序只能暂时中止。 第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诉讼也会中止。比如在专利民事诉讼中,如果被告公司破产或者被注销,在确定其权利义务承受人之前,诉讼无法正常进行,需要暂时中止。 第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也会导致诉讼中止。不可抗拒的事由通常指自然灾害、战争等人力无法抗拒的情况。比如当事人所在地发生地震,导致交通、通信中断,当事人无法按时参加诉讼,此时诉讼程序就需要中止。 第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诉讼应当中止。在专利民事诉讼中,可能会涉及到其他相关案件的审理结果。比如专利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另一个专利无效宣告程序来确定。在这个程序尚未审结之前,专利民事诉讼就需要中止,等待另一个案件的结果。 总之,专利民事诉讼的中止是为了保证诉讼程序的公正、公平和顺利进行。当出现上述法定情形时,法院会依法裁定中止诉讼。待中止的原因消除后,诉讼程序会继续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