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毁证据构成什么犯罪?
我在处理一个纠纷的时候,不小心销毁了一些关键证据,我也不确定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现在很担心这种行为会不会构成犯罪,想知道销毁证据在法律上到底会构成什么犯罪呢?
展开


在法律上,销毁证据的行为可能会构成不同的犯罪,具体取决于行为主体和行为发生的场景等因素。 首先是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二款规定,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的‘帮助’,就是说不是当事人自己销毁证据,而是其他人帮当事人去做这件事。比如在一个民事案件里,律师为了让自己的当事人胜诉,帮当事人把对其不利的证据销毁了,这种就可能构成此罪。‘情节严重’一般是指销毁重要证据,导致案件无法正常审理,或者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等情况。 其次,如果是司法工作人员销毁证据,那就可能构成徇私枉法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一款,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有职责保证司法活动的公正,如果他们销毁证据,就会严重破坏司法的公平和正义。 要是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毁灭证据,虽然不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但这种行为可能会被作为量刑时的一个从重情节来考虑。也就是说,法院在判刑的时候,会因为犯罪嫌疑人销毁证据的行为,而判处相对更重的刑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