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记没有保障指的是什么?


不登记没有保障,这里的登记通常涉及到多个法律领域,不同领域的登记所带来的保障也有所不同。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几个方面。 在婚姻领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如果不进行结婚登记,双方就不能形成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关系,在财产分割、继承等方面就无法享受合法夫妻应有的权益。比如,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会依法进行分割,但如果只是同居关系,财产分割就会比较复杂,很难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则进行处理。 在不动产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以房屋为例,如果购买房屋后不进行产权登记,虽然签订了购房合同,但房屋的所有权并没有真正转移到购房者名下。一旦卖方将房屋再次出售给他人并办理了登记手续,购房者可能就无法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只能依据购房合同要求卖方承担违约责任。 在机动车领域,车辆的登记同样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不进行车辆登记,车辆上路行驶就属于违法行为,可能会面临罚款、扣留车辆等处罚。而且在车辆交易时,如果不办理过户登记,原车主可能会面临车辆发生事故后的连带责任风险,新车主的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在知识产权领域,如商标、专利等,登记也是非常关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商标和专利的权利人需要进行注册登记才能获得相应的专有权。如果不进行登记,他人可能会抢先注册相同或类似的商标、专利,导致自己的智力成果无法得到法律保护,无法在市场上获得独占的权利,还可能面临侵权诉讼的风险。 综上所述,不登记在很多情况下会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涉及到相关权益时,及时进行登记是非常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