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不出来赡养费会怎样?
自己现在经济上实在困难,没办法按时给父母赡养费,心里很愧疚又很担心。想知道这种给不出来赡养费的情况,在法律上会有什么后果,父母要是因此不高兴或者采取一些措施,法律会怎么处理,想了解这方面具体规定。
展开


如果给不出来赡养费,首先要知道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当子女给不出赡养费,父母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解决。一是可以先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进行调解,这些组织可以从中斡旋,促使双方沟通协商,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要是调解不成,父母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等情况综合判定。如果法院判决子女支付赡养费,而子女仍然不履行,父母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不过,如果子女确实存在经济困难,比如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这种情况下会被视为无力提供赡养费。但这并不意味着子女就不用承担赡养义务了,只是在经济给付上会有不同考量。即便经济困难,子女也应当在生活上照料父母、给予精神慰藉。 另外,如果不给赡养费且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即便暂时给不出赡养费,也要积极和父母沟通,说明情况,尽力履行自己的赡养义务。 相关概念: 赡养费:是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费用,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费用帮助。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指导下进行工作。 强制执行: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