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协商后做不到会被强制执行什么?
我和对方在法院主持下进行了协商,也达成了协议。但现在我可能没办法按照协商内容来做,心里特别慌,不知道会面临什么后果,想了解法院会强制执行我哪些东西,会不会对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展开


在法院协商后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做不到协议约定的内容,另一方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首先,强制执行的范围包括财产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有权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比如工资、奖金等;还有权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像房屋、车辆、贵重物品等。例如,如果协议约定你要向对方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款,而你未履行,法院可能会直接从你的银行账户中划扣相应款项。 其次,对于行为的强制执行。如果协议中涉及行为履行,比如迁出房屋、拆除违章建筑等,法院可以强制要求你履行。若你拒不履行,法院可以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你承担。 此外,若你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触犯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所以,在法院协商后,一定要尽量履行协议内容,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麻烦。若确实存在困难无法履行,建议及时与对方沟通,协商解决方案,并向法院说明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