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什么是减刑,法定的减刑条件是什么?

我有个朋友因为犯罪进了监狱,听说表现好能减刑提前出来。我想了解下,法律上减刑到底是个啥概念啊?什么样的情况能符合法定的减刑条件呢?我想给朋友讲讲,让他心里有数,争取早点出来。
展开 view-more
  • #减刑条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犯人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就可以减少原本要执行的刑期。 关于法定的减刑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有明确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比如在监狱中及时阻止了其他犯人策划的越狱等重大犯罪活动。这一行为不仅维护了监狱的安全秩序,也避免了可能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如果犯人向监狱管理部门或司法机关检举了监狱内其他犯人的严重犯罪行为,或者监狱外的重大犯罪活动,并且经过调查确实是真实的,就符合重大立功表现。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这体现了犯人在服刑期间积极改造,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例如,在监狱的生产劳动中,犯人发明了新的生产技术或者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了重大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在监狱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犯人不顾个人安危,救助了其他犯人或者监狱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这种行为值得肯定和鼓励,也符合重大立功的条件。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当监狱遇到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或者重大事故(如火灾、爆炸等)时,犯人积极参与抗灾抢险,表现突出,为减少损失和保护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这是一个兜底条款,以涵盖其他可能出现的、对国家和社会有重大积极影响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而且,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