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隐瞒境外存款罪?


隐瞒境外存款罪是一种特定的犯罪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 概念解释 简单来说,隐瞒境外存款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故意隐瞒不报在境外的存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境外存款,包括在外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存入金融机构的各种货币、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例如,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外的银行存了一大笔钱,却不向有关部门报告,就可能涉及这个罪名。 ### 犯罪主体 此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比如政府官员、国企领导等,他们因为职责和身份的特殊性,有义务遵守相关的财产申报规定。 ### 主观方面 该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明知道自己有义务如实申报境外存款,却故意隐瞒不报。如果是因为疏忽或者不了解规定而没有申报,一般不构成此罪。但如果经有关部门提醒后仍不申报,就可能会被认定为故意隐瞒。 ### 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隐瞒境外存款,折合人民币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就应当立案追诉。也就是说,如果国家工作人员隐瞒的境外存款达到三十万元及以上,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这条法律明确了隐瞒境外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准。 总之,国家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境外存款申报的规定,如实申报自己的境外财产情况,避免触犯隐瞒境外存款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