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债权凭证制度?
我在处理一些债务纠纷的时候,听说了债权凭证制度,但不太清楚它具体是什么。我想知道这个制度是怎么回事,在实际的债权债务关系中有什么作用,它对债权人的权益保护能起到怎样的效果,所以来问问。
展开


债权凭证制度是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对于经过一定执行程序但仍无法实现债权的情况,向债权人发放的一种书面凭证。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从概念角度来看,债权凭证就像是债权人手中的一份‘权利证明’。当法院穷尽了各种执行手段,债务人确实暂时没有能力偿还债务时,法院会给债权人出具债权凭证。这意味着债权人的债权依然存在,只是暂时无法通过当前的执行程序实现。 在法律依据方面,虽然我国并没有统一的关于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条文,但各地法院在执行实践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有关执行程序的规定来探索和实施这一制度。该法规定,执行过程中,当出现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情形时,法院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而债权凭证制度就是在这种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基础上的一种创新举措。 从作用方面来说,对于债权人,债权凭证保障了其债权的延续性。即便当前无法拿到钱,但有了这个凭证,债权不会因为执行程序的暂时终结而消灭。日后一旦发现债务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债权人可以凭借债权凭证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继续追讨债务。例如,甲借给乙一笔钱,法院在执行乙的财产时发现乙确实没钱,此时给甲发放债权凭证。过了几年,乙有了新的收入来源,甲就可以拿着债权凭证重新申请执行。 对于法院而言,债权凭证制度有助于提高执行效率,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法院可以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有执行可能的案件中,避免在暂时无法执行的案件上过度耗费时间和人力。 然而,债权凭证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不能完全保证债权人最终能实现债权,因为债务人未来是否有能力偿还债务是不确定的。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债权人过于依赖债权凭证,而忽视了自身对债务人财产线索的查找和追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