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刑事判决生效日?
我最近涉及一个刑事案件,法院已经作出了判决,但我不知道这个判决什么时候才正式生效。我想了解一下,刑事判决生效日到底是怎么定义的,是从判决宣布那天开始算,还是有其他的规定呢?
展开


刑事判决生效日,通俗来讲,就是刑事判决产生法律效力的日期。从这一天起,判决书中规定的内容就开始正式执行,相关的当事人都要按照判决的要求去做。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审判决的生效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也就是说,如果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在接到判决书后的十天内没有提出上诉,同级人民检察院也没有在这十天内提出抗诉,那么一审判决就会在十天上诉期届满后的第二天生效。例如,被告人在5月1日收到判决书,那么上诉期从5月2日开始计算,到5月11日结束,如果在此期间没有上诉或抗诉,5月12日判决就生效了。 接着,是二审判决的生效问题。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终审的判决、裁定自宣告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这意味着二审判决一旦宣告,就立即生效,不存在上诉期。比如,二审法院在6月15日当庭宣告了判决结果,那么这个判决从6月15日起就正式生效了。 另外,对于死刑判决,情况会更复杂一些。即使是二审的死刑判决,还需要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才会生效。只有在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死刑判决才能进入执行程序。 了解刑事判决生效日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被告人来说,关系到何时开始执行刑罚;对于被害人及其家属来说,也关系到他们合法权益的实现。所以,明确刑事判决生效日的具体规定,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