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
我最近对环保方面的法律制度挺感兴趣的,看到有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这个说法,但不太清楚它具体是啥。我想了解下这个制度到底是什么,它在实际中有啥作用,能不能举些例子说明,希望懂的人给讲讲。
展开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是指从事有害或可能有害环境的活动之前,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进行该活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这一制度是国家为加强环境管理而采用的一种卓有成效的行政管理制度。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它是一种赋权性的行政行为。简单来讲,就是政府相关部门通过颁发许可证,赋予申请人从事特定环境相关活动的权利。比如,企业想要排放污染物,就需要先向环保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获得许可后才能按照规定排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在实际生活中,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涵盖多个方面。比如,在建设项目方面,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许可证。建设单位在进行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时,必须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审查批准后获得许可,才能开工建设。这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再如,在危险废物管理方面,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环保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没有许可证而从事相关活动是违法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保障了危险废物得到安全、规范的处理,防止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有利于加强对环境的监督管理,使环保部门能够对持证者的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也有助于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确保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通过明确许可条件和要求,促使企业和个人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