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推定责任是什么意思?


过错推定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责任认定规则。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过错推定责任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旦出现了损害结果,法律就先假定行为人存在过错,除非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就要承担民事责任。简单来讲,就是先“怀疑”你有过错,你得自己拿出证据来证明你没错,不然就要负责。 接着,它和普通的过错责任是有区别的。在普通的过错责任中,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我认为你对我造成了损害,我要向法院起诉你,要求你承担责任,那么我就得拿出证据来证明你有过错。比如,我被你开车撞了,我要起诉你赔偿,我就需要证明你开车的时候有违规操作等过错行为。而在过错推定责任中,举证责任倒置了。还是上面开车撞人的例子,如果适用过错推定责任,那么一旦我被撞受伤了,法律就先认为是你有过错,你得自己证明你没有过错,比如你可以证明是我突然冲到马路上,你根本来不及刹车等。 在我国的法律中有很多适用过错推定责任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比如,你路过一栋楼,被楼上掉下来的花盆砸伤了,这时候花盆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就需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比如他们定期检查了花盆的放置情况等,如果证明不了,就要对你进行赔偿。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这也是一种过错推定责任,当被动物咬伤等情况发生时,先假定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有过错,除非他们能证明是受害人自己故意招惹动物等情况。 过错推定责任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因为在一些情况下,受害人很难去证明行为人有过错,而行为人自己对于自己是否有过错是比较清楚的,让他们来举证更合理,也更能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