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个人产权是什么意思,产权到期后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房屋个人产权的含义。房屋个人产权简单来说,就是个人对房屋所拥有的权利。从法律层面讲,房屋产权是由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部分组成的。房屋所有权是指房屋所有者对其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是一种永久性的权利,也就是说,只要房子还存在,你就一直拥有对它的所有权。 而土地使用权则不一样,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土地是归国家和集体所有的,个人只能通过出让等方式取得土地的一定期限的使用权。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期限也有所不同。例如,居住用地的使用期限是70年,工业用地是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是40年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房屋产权年限的来源。 接下来,我们谈谈产权到期后该怎么办。对于居住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也就是说,当你的住宅产权70年到期后,不需要你主动去办理续期手续,它会自动续期。不过目前关于续期费用的具体规定还没有明确,后续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 对于非住宅用地,也就是除了居住用地之外的其他用途的土地,同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条,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一般来说,非住宅用地到期后,需要土地使用者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续期申请,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的,应当予以批准。经批准准予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如果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请续期但依照规定未获批准的,土地使用权由国家无偿收回。 总之,房屋个人产权包含了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对于不同性质的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大家在购房时,要了解清楚房屋的产权情况,以便做好相应的规划和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