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地挂牌出让?


土地挂牌出让是我国土地出让的一种重要方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土地挂牌出让指的是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简单来说,就像是一场公开的‘竞价游戏’,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则下,对某块土地进行报价竞争。 从法律依据来看,《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对土地挂牌出让做出了明确规定。该规定保障了土地出让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土地挂牌出让的流程有多个步骤。第一步是发布挂牌公告,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根据相关计划,在指定的媒体和交易场所发布挂牌出让土地的信息,包括土地位置、面积、用途、使用年限、规划要求等详细内容。第二步是竞买人提出竞买申请,有意参与的单位或个人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和相关文件,并缴纳竞买保证金。第三步就是挂牌竞价阶段,在挂牌公告规定的挂牌起始日,出让人会将挂牌宗地的位置、面积、用途、使用年期、规划要求、起始价、增价规则及增价幅度等,在挂牌公告规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第四步是揭牌,挂牌截止时,会根据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如果在挂牌期限内只有一个竞买人报价,且报价不低于底价,并符合其他条件的,挂牌成交;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买人报价,出价最高者为竞得人;报价相同的,先提交报价单者为竞得人,但报价低于底价者除外;在挂牌期限截止时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买人要求报价的,出让人会对挂牌宗地进行现场竞价,出价最高者为竞得人。 与其他土地出让方式,如招标、拍卖相比,挂牌出让具有自身的特点。招标更注重竞买人的综合条件,包括开发方案、企业资质等;拍卖则更强调现场的激烈竞价氛围。而挂牌出让的时间相对较长,竞买人有更充裕的时间思考和决策,它可以充分展示土地的信息,吸引更多的竞买人参与。 土地挂牌出让是一种规范化、市场化的土地出让方式,它有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保障了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想要参与土地开发的单位和个人来说,了解土地挂牌出让的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