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该如何进行分配?


夫妻共同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得到的财产,这些财产通常是夫妻共同拥有的 。 依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首先,工资、奖金、劳务报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就是夫妻双方工作劳动挣的钱,不管是一方的收入还是双方的收入,都算共同财产。比如说,丈夫每月的工资,妻子做兼职获得的报酬,都在这个范围内。 其次,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也是夫妻共同财产。像是夫妻一起开了个小店,赚的利润;或者一方投资股票、基金赚了钱,都属于这一类。 再者,知识产权的收益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比如一方在婚姻期间写了本书,获得的稿费;或者发明了个专利,转让专利得到的收入等。 然后,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一般情况下也是夫妻共同财产,但要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里明确说了只归一方,那就不算共同财产了。比如老人去世后没有立遗嘱,子女继承的财产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如果老人立遗嘱写明某套房子只给儿子,那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最后,还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这是个兜底条款,用来处理各种复杂的财产情况。 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如果夫妻双方能够协商一致,可以按照协商的结果来分。要是协商不成,起诉到法院,法院一般会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比如在离婚案件中,如果一方对家庭付出更多,或者抚养孩子更辛苦,法院在分配财产时可能会适当多分一些给这一方;要是一方存在出轨、家暴等过错行为,法院也可能会少分财产给过错方。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拥有的财产。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从领取结婚证开始,到婚姻关系结束(离婚或一方死亡等情况)的这段时间。 兜底条款:为了防止法律规定出现漏洞,对一些没有明确列举的情况进行概括性规定,以便在实际情况中能够合理适用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