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取证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涉及一个官司,听律师提到了庭外取证,但我不太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知道庭外取证具体是指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庭外取证,它和在法庭上举证有什么区别呢?
展开


庭外取证指的是在正式的法庭审理之外,相关人员去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的活动。在一个案件中,证据对于查明事实真相、判定是非曲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事人和其代理人等都有可能进行庭外取证。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这里就为庭外取证提供了一定的法律基础。当事人为了支持自己的主张,就需要去收集相关证据,这往往就会涉及到庭外取证的活动。 庭外取证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收集书证,像合同、信件、发票等;也可以收集物证,例如事故现场的物品、痕迹等;还可以寻找证人获取证人证言等。不过,在庭外取证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这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六条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如果在取证过程中使用了威胁、利诱、强迫等非法手段,那么取得的证据是不被法律认可的。 与在法庭上举证相比,庭外取证是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为了在法庭上能够拿出有力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在法庭上举证则是将庭外取得的证据向法庭展示、说明,经过质证等环节,由法庭来判断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而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所以,庭外取证是整个诉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在法庭上的举证效果和案件的最终走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