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训诫,训诫有法律效力吗?
我在生活中听说过训诫这个词,但不太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最近我可能会涉及到相关情况,所以想弄明白训诫具体指什么,它有没有法律效力呢?心里一直很疑惑,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训诫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法律措施。从概念上来说,训诫指的是人民法院对实施了轻微违法行为,但尚不需要给予处罚的人,以口头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并责令其改正,不得再犯。简单来讲,就是法官通过严肃的口头教育,让犯错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我国不同的法律场景下,训诫都有相应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比如在法庭上大吵大闹、扰乱庭审秩序等行为,法官就有权对行为人进行训诫。这时候的训诫就是为了维护法庭的正常秩序,保障诉讼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在刑事诉讼方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刑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这表明训诫也是一种刑事处置的方式,虽然没有对行为人进行刑罚处罚,但通过训诫这种教育手段,让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刑事违法性。 关于训诫的法律效力。训诫本身虽然不涉及财产处罚、人身自由限制等直接的强制性后果,但它具有一定的法律强制力和权威性。它是司法机关依职权作出的,被训诫的人必须接受并改正错误。如果被训诫人不遵守训诫内容,继续实施违法行为,那么可能会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例如,在民事诉讼中被训诫后仍扰乱法庭秩序,可能会被罚款、拘留;在刑事领域被训诫后再犯新罪,肯定会受到应有的刑事处罚。 综上所述,训诫是法律赋予司法机关的一种教育和警示手段,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一定的法律效力,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司法活动正常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