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里压工资是什么意思?
我刚入职一家公司,发现公司要压一个月工资才发。我不太懂这是不是合理的,也不清楚劳动法里说的压工资到底是啥意思,想知道这在法律上是怎么定义的,公司这么做合不合法。
展开


在劳动法的语境中,压工资指的是用人单位未按照与劳动者约定的时间支付工资,延迟发放工资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本该按时发给员工的工资,企业却往后拖了。 从法律依据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里的“按月支付”意味着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用人单位应当在固定的日期支付工资。例如,双方约定每月10号发工资,那么企业就应该在每月10号按时支付。 同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也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压工资,也就是无故拖欠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劳动者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不过,在实际情况中,也存在一些合理的延迟支付工资的情况。比如,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无法按时支付工资,或者企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并经过与工会协商等程序后,可以适当延期支付工资,但这种情况也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程序,并且应该及时告知劳动者。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