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二审程序?
我最近涉及一个官司,一审判决下来后,我对结果不太满意,听说可以通过第二审程序解决。但我不太清楚第二审程序到底是什么,它和一审有啥区别,具体的流程是怎样的,所以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第二审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决、裁定不服,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它也被叫做上诉审程序,目的在于监督下一级法院的审判工作,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第二审程序作出了详细规定。根据该法,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存在诸多不同。在审判组织方面,第一审程序可以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也可以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而第二审程序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在审理方式上,第一审程序通常应开庭审理;第二审程序中,合议庭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会根据不同情形分别处理。如果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总之,第二审程序是我国司法制度中重要的一环,它为当事人提供了进一步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同时也保障了司法的公正和权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