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具体的打击错误?


具体的打击错误是刑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它指的是行为人在对某一特定对象实施侵害行为时,由于行为本身的误差,导致实际侵害的对象与行为人原本想要侵害的对象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仍处于同一犯罪构成要件范围内。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举个例子。张三想开枪打死李四,结果由于枪法不准,子弹打偏了,打死了旁边的王五。这里张三原本的目标是李四,但实际打死的是王五,这就是具体的打击错误。虽然侵害的对象发生了偏差,但无论是李四还是王五,都是故意杀人罪中所指向的“人”这一对象,都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从法律规定的角度来看,我国《刑法》主要关注的是犯罪行为、犯罪结果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具体的打击错误情形下,对于如何认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理论上存在不同的学说。 一种是具体符合说。该学说认为,只有当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具体地相一致时,才成立故意犯罪既遂。按照这个学说,在上述例子中,张三对李四构成故意杀人未遂,对王五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 另一种是法定符合说。法定符合说认为,只要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在犯罪构成范围内是一致的,就成立故意犯罪既遂。在上述例子中,按照法定符合说,张三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也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虽然实际死亡的人和他想杀的人不一致,但都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所以张三构成故意杀人既遂。 在司法实践中,法定符合说是主流观点。这是因为它更符合一般的社会观念和刑法的目的。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只要行为人基于故意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了相应的法益侵害结果,就应该承担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而具体符合说过于注重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实际结果的具体一致性,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合理的结论。 理解具体的打击错误对于准确认定犯罪和量刑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司法人员在处理案件时,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和实际结果,从而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