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重医疗保障?


三重医疗保障是我国为了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居民就医负担而构建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它主要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构成。 基本医疗保险是最基础的保障部分,它又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主要面向在职员工和退休人员,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保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则覆盖了除职工医保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保费一般由个人缴纳和政府补贴组成。基本医疗保险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费用报销,根据不同的就医情况,如门诊、住院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限额进行报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患病时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制度。它主要是为了防止参保人员因大病致贫、返贫。当参保人员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一定额度时,大病保险会再次进行报销。大病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划拨,不需要参保人员额外缴费。这一制度依据《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建立,旨在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医疗救助是为困难群众提供的托底保障。主要针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可以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其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救助。它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最后的医疗保障防线,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必要的医疗服务。 总的来说,三重医疗保障通过层层递进的保障方式,为广大居民提供了较为全面、多层次的医疗保障,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