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求刑事责任是什么意思?


“不追求刑事责任”指的是具有追究责任权力的主体,例如被害人、公诉机关等,明确表示放弃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的诉求。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犯罪行为而要接受的法律惩罚。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里,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通常和不同的案件类型有关。对于自诉案件,比如侮辱、诽谤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占案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有权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不追求刑事责任,不向法院起诉,那么司法机关一般不会主动介入处理这类案件。这是因为自诉案件主要涉及公民个人的权益,法律赋予了被害人自主决定是否追究的权利。 而对于公诉案件,这是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例如故意杀人、抢劫、盗窃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犯罪。一般情况下,被害人不能直接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不过这并不是基于被害人不追求刑事责任,而是检察院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的结果。即便被害人表示不追求刑事责任,检察院仍然会根据法律和事实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但这也不意味着被害人不追求刑事责任就必然导致不追究,只是在量刑等方面会有相应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