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未成年犯罪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未成年犯罪”这个概念。在法律上,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当未成年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就构成了未成年犯罪。 从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处理流程上有着和成年人犯罪不同的手续和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侦查、起诉和审判等各个阶段,都要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犯罪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同时,对被羁押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到了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要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的意见。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适用附条件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就是对于一些犯罪情节较轻,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人,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要组成专门的少年法庭。少年法庭会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审判。并且,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是不公开审理的,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名誉,避免给他们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和不良影响。 如果姥爷当年犯罪后已经经过了完整的司法程序,那么通常不需要再额外办理手续。但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当时的判决执行情况存在疑问,或者涉及到犯罪记录封存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所以,如果姥爷符合犯罪记录封存的条件,可以向相关司法机关申请犯罪记录封存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