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举证责任倒置时原告该怎么办?
我遇到了环境侵权的事情,听说这类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但我不太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原告我还需要做些什么,要承担哪些责任,怎么保障自己的权益,所以想了解一下具体该怎么做。
展开


在环境侵权案件中,举证责任倒置是一项特殊的法律规则。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原告在此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举证责任倒置的概念。一般在普通民事案件里,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提出诉求的一方要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但在环境侵权案件中,举证责任倒置意味着被告(侵权方)要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需要证明自己的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等内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原告就无需承担任何举证责任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作为原告,您首先要证明存在侵权行为和损害结果。比如,您要证明被告实施了污染环境或者破坏生态的行为,像工厂排放污水、废气等;同时,您还得证明自己遭受了损害,比如身体患病、农作物减产等。这就需要您收集相关的证据,像医院的诊断证明、农作物产量对比数据等。 其次,原告要对侵权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提供初步证据。虽然被告要承担主要的因果关系举证责任,但原告也需要拿出一些初步的证据来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关联。例如,您可以证明自己居住的区域离污染源很近,而且在污染发生后不久就出现了身体不适等情况。 最后,原告要积极配合调查和诉讼程序。在整个诉讼过程中,要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供证据、参加庭审等。如果您有困难无法自行收集证据,还可以申请法院调查收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