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被判决违法后原告该怎么办?
我的一个行政诉讼案子,法院已经判决行政行为违法了,但我不知道接下来我能做些什么。我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这个案子上,就想知道判决后我有没有权利获得赔偿,又该怎么去申请赔偿,还有其他可以主张的权益吗?希望懂法律的朋友给我讲讲。
展开


当行政行为被法院判决违法后,原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关于赔偿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因为该违法行政行为给原告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或人身损害,原告有权申请国家赔偿。申请赔偿的流程一般是,原告需要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申请,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决定,或者原告对赔偿决定有异议,原告可以在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其次,对于一些行政行为可能存在需要纠正或重新作出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职权的;滥用职权的;明显不当的。所以,如果该违法行政行为属于上述情形,法院可能会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此时原告可以关注新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 此外,原告还可以根据案件情况维护自身的其他合法权益。比如,如果该违法行政行为对原告的名誉、荣誉等造成了损害,原告可以要求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还可以要求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总之,原告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