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社保后得了大病怎么办?


当您交了社保后不幸患上大病,社保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您减轻经济负担。社保主要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与大病关系最密切的是医疗保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医疗保险的报销。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当您因大病就医时,需要先自行支付医疗费用,然后再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报销。一般来说,报销范围包括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不过,报销会有起付线和封顶线。起付线就是您需要自己先承担一定金额的费用,超过这个金额的部分才开始按照规定比例报销;封顶线则是报销的最高额度,超过这个额度的部分医保就不再报销了。 具体的报销比例会因地区、医院级别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通常在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会相对高一些,在三级甲等医院报销比例可能会低一些。例如,在一些地区,职工医保在基层医院的报销比例可能达到90%左右,而在三级医院可能在70% - 80%之间。 除了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外,很多地区还设有大病保险。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它可以对超过一定额度的合规医疗费用进行二次报销。根据《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要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相衔接,参保人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由大病保险给予保障。 另外,如果您因为大病导致长期无法工作,失去了经济来源,还可以关注一下社会救助政策。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对于因突发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个人,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还可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等救助。 在就医过程中,您需要注意保存好相关的医疗票据、病历等资料,这些都是报销的重要依据。并且要及时了解当地社保部门的具体报销政策和流程,按照要求办理报销手续。总之,社保为大病患者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但不同地区的政策可能会有所差异,您可以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咨询详细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