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发现刑事犯罪后怎么办?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我正在打一场民事诉讼官司,结果在过程中发现对方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我现在特别迷茫,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处理,是继续打我的民事诉讼,还是先处理刑事犯罪问题?我该怎么做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发现刑事犯罪,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但有明确处理办法的情况。 首先,我们要明白“先刑后民”原则。这一原则通俗来讲,就是当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存在关联时,通常要先处理刑事案件,等刑事案件处理完了,再接着处理民事案件。这样做的原因是刑事案件涉及到更严重的社会危害和法律责任,先解决刑事问题有助于查明事实真相,也能保证司法裁判的一致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如果发现涉嫌刑事犯罪,并且该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确认的事实将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效力、责任承担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刑事犯罪和正在进行的民事诉讼有紧密联系,法院就会暂停民事案件的审理,把相关犯罪线索移交给公安或者检察院去处理。 但是,如果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没有直接关联,那么民事案件可以继续审理,不受刑事案件的影响。比如,在一个合同纠纷的民事诉讼中,发现一方当事人另外有诈骗的刑事犯罪行为,而这个诈骗行为和当前的合同纠纷没有直接关系,那么合同纠纷的民事诉讼就可以正常进行。 当发现刑事犯罪后,当事人应该及时向法院反映情况,配合法院将犯罪线索移送。同时,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在后续的刑事和民事程序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当事人在刑事程序中是被害人,还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等问题。总之,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处理就好。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